7月27日下午,省教育廳、省科技廳、東莞市政府在東莞理工學院召開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范校共建工作推進會。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朱孔軍,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夏奇峰,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呂成蹊,副市長黎軍,東莞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成洪波,黨委副書記、校長馬宏偉等參加會議。

與會人員實地考察東莞理工學院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工業軟件學院、粵港機器人學院的辦學育人情況,參觀卓越工程師產教聯合培養成果展,聽取學校工作情況匯報,就支持東莞理工學院加快推進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范校建設、提升辦學層次和辦學水平等重點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

4年投入34億
新型示范校建設成效顯著
會上,成洪波從“堅持需求導向和使命驅動,加快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加強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全面提高急需緊缺人才培養能力”“著力學科引領和有組織科研,切實增強服務產業科技創新實效”三個方面,匯報了學校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范校建設的進展情況。馬宏偉匯報了學校申報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準備工作情況。
2019年7月6日,省教育廳、省科技廳、東莞市政府和東莞理工學院簽署共建協議,明確通過政策傾斜、資金投入、項目安排等措施,支持學校加快建設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范校。2020年11月28日,省教育廳、省科技廳、東莞市政府和東莞理工學院舉行示范校共建工作推進會,提出5年投50億建設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2022年8月,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支持東莞新時代加快高質量發展打造科創制造強市的意見》,明確寫入“支持東莞理工學院建設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范?!?。

近4年來,在省、市的有力支持下,東莞理工學院投入34億元專項經費,扎實推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數字化治理轉型和辦學條件改善,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學校引進全職院士3人,高端人才指標增量位于全省高校前列,專任教師博士率超過60%,師資隊伍規模、結構和素質持續優化。中國散裂中子源首臺用戶譜儀——東莞理工多物理譜儀(中子全散射譜儀)通過驗收并面向全球用戶開放,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與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共同研制的閃爍體探測器實現國產化替代和工程化量產。新增廣東省重點實驗室2個,牽頭完成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課題、子課題10余項。建成現代產業學院10個,其中教育部現代產業學院2個、廣東省示范產業學院5個。新增國家級和省級教學成果獎9項,獲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8個、一流課程29門。工程科學、材料科學、化學、環境/生態學等4個學科晉級ESI全球排名前1%,計算機科學近期有望“上榜”。

2021年,東莞理工學院成為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2022年,在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東莞理工學院獲得廣東省分賽金牌數和獎牌數兩個第一,奪得兩枚國賽金獎,創新創業教育實現重大突破。學校還獲得了全省黨建工作示范校、東莞市政府質量獎等榮譽,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校。

7月28日,東莞理工學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國際合作創新區項目首棟順利封頂。該項目是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重點建設項目,前期建設投入超過16億元,旨在打造東莞高端創新人才培育基地和國際創新資源集聚區。

東莞理工學院的高質量發展得到各界矚目,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的示范作用進一步強化。今年2月,教育部副部長吳巖率隊到校調研,認為學校工作“比五年前又進了一大步”,鼓勵學校加快實現從新建、新興到新型的躍升。
今年以來,山西、貴州、吉林等省教育廳組團到東莞理工學院參觀交流,閩江學院、榆林學院、浙大城市學院等數十所本科高校前來考察學習,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學生社區育人、產業科技創新、數字化治理轉型等經驗做法在省內外高校得到推廣應用。
激活“三大動力”
實現辦學層次和辦學水平新躍升
朱孔軍認為,在這個時候召開推進會非常有必要,也十分及時,對進一步推動省市共建措施落地見效、加快推進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范校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白詫嵤└呓ㄒ詠?,東莞理工學院各項工作都取得非常顯著的成效,是近年來廣東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一個典型、縮影,學校在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范校建設方面探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發展經驗,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是大學高質量發展的一面旗幟?!敝炜总娭赋?,東莞理工學院在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卓越工程師培養等工作上的探索實踐,特別是與企業深度合作,推動工業軟件、集成電路等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等方面舉措扎實有效,為國內眾多院校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朱孔軍表示,學校發展思路清晰,未來任務明確。接下來,省教育廳將一如既往地關注和支持東莞理工學院改革發展,在推薦東莞理工學院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支持更名大學等重點工作方面,持續給予政策傾斜和制度保障。希望東莞理工學院以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范校建設為抓手,努力實現辦學層次和辦學水平的新跨越。他要求,要堅持和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加強學科方向凝練,促進學科交叉融合,要有在“高原”上筑“高峰”的追求和志氣,瞄準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圍繞國家、省、市的重大戰略,回答好“強國建設莞工何為”的時代命題,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趁勢而上、再接再厲。

“東莞理工學院這幾年發展非常迅速,特別是在重大重點項目申報、重大科研平臺建設以及省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績?!毕钠娣逯赋?,東莞理工學院緊緊聚焦區域和產業需求,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深度參與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在科研隊伍引育、科研組織模式、科研協同創新、科研能力評價等方面的改革與探索取得了突出成效。他強調,學校要強化有組織創新,自覺擔負起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重任,牢牢把握松山湖科學城作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的歷史機遇,立足地方、面向行業,聚焦區域產業特色,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積極探索實踐產學研合作與社會服務新模式,推動行業產業技術創新升級,解決好關鍵“卡脖子”問題。

呂成蹊表示,作為全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范校,東莞理工學院在各個方面取得亮眼成績,全國排名不斷躍升。他強調,作為東莞高等教育的長子,東莞理工學院肩負著引領東莞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任,市政府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學校加快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更大力度支持學校盡早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接下來,學校要在新的更高起點上奮勇爭先,拿出真招實招,加快向高水平示范校邁進;在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上不斷開拓新模式;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做好重點學科、重點專業優化布局,探索如半導體、集成電路等緊缺急需領域人才培養,為本土產業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在產學研合作上爭取更多更大的新成果,力爭攻克一批“卡脖子”難題;在深化辦學體制機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激活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

成洪波代表學校衷心感謝省教育廳、省科技廳和東莞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表示學校黨委將認真貫徹落實工作推進會部署要求,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勇往直前、創新實干,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躍升發展,走在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前列,當好地方院校改革創新尖兵,為廣東制造業當家和東莞科創制造強市建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撰稿:蔡耀蔚、范暉帆;一審:劉雁;二審:葉妙嫻;三審:鄒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