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常平山水智能終端產品制造基地項目奠基后,日前,東莞市常平鎮又一市屬重大項目——標譜半導體智能裝備生產中心項目落地建設。該項目總投資7億元、占地面積40.25畝,投產后預計年總產值達6億元,將進一步夯實常平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為常平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截至目前,常平今年已完成內資協議投資超100億元,其中產業項目占比達80%,內資實際投資約65.6億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其中,推進山水音響、標譜半導體、樂生智能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順利落地;引進同泓金屬、康迪智能等一批優質產業項目,推動譯碼半導體、壹健制造、晶苑毛織等6個超億元增資擴產項目。

多年來,常平堅持制造業立鎮、強鎮,多措并舉推動產業不斷轉型升級。作為東莞的傳統制造業強鎮,常平在新舊動能轉換進程中,將新興產業擺在突出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點聚焦半導體及集成電路、高端精密制造、新能源汽車三大產業發展方向,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南方日報記者 韋基禮

通訊員 劉珊彤

強化高端產業引領??

智能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取得新突破

標譜半導體智能裝備生產中心項目位于土塘村,計劃建設2棟廠房、1棟宿舍樓及地下室,總建筑面積將達10萬平方米,主要從事半導體自動化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項目所屬公司在LED分光機和自動包裝機領域處于國內行業領先地位。

深圳市標譜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庹昌川介紹,標譜半導體智能裝備生產中心項目是該公司打造半導體設備國際品牌、實施長期發展戰略的重要項目?!俺F接兄鴱姶蟮闹圃鞓I基礎、良好的營商環境,未來該項目將不斷精進產品品質、服務優勢、研發能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半導體設備國際品牌?!?/p>

作為東莞響應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部署的重要一環,常平立足新發展階段,錨定先進制造業強鎮發展方向,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智能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取得新突破。

標譜半導體智能裝備生產中心項目發展定位與常平新興產業發展方向不謀而合。常平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竭力為項目建設提供全要素保障、全過程服務、全方位協調。同時,持續拓展高品質空間資源,通過“以商引商”開展精準招商,大力引進和儲備一批優質產業項目,為推動常平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力。

隨著常平人居環境的提升,交通、教育、醫療等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常平投資環境持續改善,吸引了一批優質企業、優秀人才來常平發展。據不完全統計,近10年來常平共引進重大產業項目30個,投資總額超250億元。

為突出“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的城市定位,常平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引進一批新一代電子信息、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招引了標譜智能、山水智能等超5億元項目24個;為莞睿常平云谷、時代智匯等較大型產業園區(平臺)引進培育了一批高成長性、高附加值的企業411家。

今年6月,總投資7.2億元的常平山水智能終端產品制造基地項目落地建設,項目預計2024年3月投用,投產后將成為山水品牌集音頻研發、高端制造、營銷推廣為一體的綜合性高端智能制造基地,預計全年銷售總額達10億元,對常平產業升級、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推動重大項目竣工投產,常平出臺《常平鎮重點產業項目管理辦法》,建立重大項目協調督導機制,加強項目節點管理,以問題為導向,對項目進行跟蹤服務。近年來常平已推動固達機械等7個重大項目竣工投產,預計達產后年產值達90億元。

培育內生研發動能??

推動產業強鏈補鏈延鏈

常平作為東莞東部中心、東莞城市副中心,地理位置優越、產業配套完善、城市功能齊全、制造業發展穩健。如今,工業企業遍布常平各區域,全鎮制造業企業超8000家。產值超億元的工業企業由2012年的70家增長到2021年的164家。

為進一步強鏈補鏈延鏈,常平大力鼓勵和支持鎮內成長性好、實力強的優質企業增資擴產,擴大產業布局,確保企業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推動譯碼半導體、樂生智能等億元以上增資擴產項目19宗,投資金額64億元。

新興產業企業因培育了內生的研發動能,擁有堅韌而有力的生命力;因專攻行業細分領域,形成鮮明的特色和優勢;因掌握了關鍵核心技術,在國內外市場中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話語權。這些企業在地區產業強鏈補鏈延鏈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2021年譯碼半導體實現營業收入1.08億元,同比增長80%。今年1至6月,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0%左右,目前用工形勢穩定、訂單飽滿,發展勢頭良好。接下來,該企業擬在常平建設新一代半導體晶圓磨切封裝研發生產總部基地項目,總投資10億元,占地約30畝。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0億元以上。

作為今年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之一的東莞市固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中國本土專業化高檔數控機床和關鍵功能部件的制造商,目前已成長為國內頗具規模的高檔數控裝備產銷基地。

此前,“六面體切削的高效高精智能數控機床”數控系統的二次開發、加工工藝、核心算法等技術,一直掌握在日本、德國的廠家手里,機床售價高且運維困難。針對該項“卡脖子”技術難題,固達公司從2012年開始投入大量研發力量進行技術攻關,搭建了固達研究院、東莞理工—固達智能裝備聯合實驗室、東莞理工學院研究生實習基地等平臺,每年研發投入占營收總額的5%至7%。經過幾年努力,固達公司最終成功攻克關鍵技術,并持續創新改良迭代,于2018年實現規?;?、標準化生產。

目前,該企業在“六面體切削的高效高精智能數控機床”領域的國內市場占比約60%,國際市場占比約40%。如今國內上游企業可以根據固達公司自主設計的圖紙來制造供應相關零部件,不需再依靠進口;下游企業也擺脫了對國外同類機床產品的依賴。

加大創新投入??

構建新興產業生態圈

產業新動能澎湃激蕩,科技創新生態蓬勃生長。通過積極布局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常平正加快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構建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產業新體系。

東莞市固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率先在國內研發并制造出數控雙側銑床、東莞市新瑪博創超聲波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在國內研發出超聲波同種及異種材料焊接技術,東莞市瑞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量產首款全套國產芯片氮化鎵快速充電器……近年來,常平搶抓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持續打造良好創新環境,轄區不少企業在關鍵技術研發方面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升級,構建增長新優勢,以創新的產品與服務帶動傳統產業部分轉型升級。今年以來,廣東弘擎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持續探索手機折疊屏光學膠等方面業務,大力引入相關專業技術,承接新的業務訂單,預計今年總營收同比有所增長。此外,該企業正在加快建設“常平弘擎電子材料研發生產擴建項目”。

為加快培育科技創新生態,推動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常平連續多年加大創新投入,2020年度研究與開發投入13.36億元,五年間翻了一番,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2021年R&D投入17.04億元,同比再增27.5%,技改投入同比再增65.7%。

目前,常平累計認定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重點實驗室27家次,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及眾創空間35家次,其中國家級9家。此外,企業創新主體數量也在快速增長,截至2021年底,常平共有高新技術企業337家,總量排名全市第6。

隨著新興產業加快布局,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為主的新興產業生態圈正在常平加快構建。隨著常平國際創新港被納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創新節點,其正在加快激活更多創新因子,該創新港已累計引進科技創新型企業、團隊453個。

此外,位于常平的莞民投智能裝備研發生產及大數據應用服務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該項目重點引進機器人、自動化裝備、智能終端設備、物聯網及車聯網等產業,建設產城融合新型產業園區,有力推動常平智能裝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的形成。目前該項目一期基本完成建設,已進駐企業19家,其中11家已投產,招商率約80%,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等領域。項目二期計劃明年初完成建設。

記者:韋基禮

原載于《南方日報》2022年11月18日DC03版

原文鏈接

上一篇:【南方+】走讀松山湖|這里是一個“非常適合做科研”的地方

下一篇:【東莞時間網】2022年東莞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代表隊參加省賽全國賽集訓活動舉行

關閉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在线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