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10日,廣東省現代產業學院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我校松山湖校區舉行。大會成立了廣東省現代產業學院發展聯盟,發布了《廣東省高質量建設現代產業學院的共識(廣東共識)》,提出要打造現代產業學院廣東品牌,培養產業亟需人才。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高東鋒、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馮偉、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經濟師張振祥、東莞市副市長黎軍以及校黨委書記成洪波、校長馬宏偉等出席大會。廣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處長姜琳主持大會。350余名來自高校、企業、政府相關部門、協會、聯盟的代表參加本次活動。代表們實地參觀考察了莞工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情況,圍繞現代產業學院高質量發展路徑進行了深入探討。
開創協同育人新局面
大會開幕式上,張振祥、黎軍、成洪波進行致辭。

張振祥表示,長期以來,教育、工信兩部門凝心聚力,圍繞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以及我省產業領域“卡脖子”問題,深入推動校企協同育人,完善項目制工學交替培養模式,探索差異化人才培養,引導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下一步,省工信廳將加強與教育等相關部門的協同聯動,積極拓展和深化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新內涵、新模式、新路徑,構筑更加長效、穩定、可持續的企校協作機制,有效增強現代產業學院服務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持續激發企業高校合作的內生動力,促進產教進一步深度融合,互惠共贏。

黎軍介紹了東莞??市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產教融合總體部署的經驗做法和特色成果。她向與會嘉賓發出邀請,希望參會的專家領導們實地考察東莞的科技創新環境、感受東莞的城市文化,深入關注和支持東莞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為東莞發展出謀劃策。她表示,東莞將繼續為東莞理工學院等高?,F代產業學院建設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創造有利條件,提供配套政策支持和保障,推動廣東省現代產業學院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為全省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成果突出的典型代表,成洪波代表學校黨委行政向參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他表示,我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產學融創”“學生中心”“三全育人”“持續改進”等理念方法,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的目標、標準、過程和評價,構建產業需求導向鮮明、產學研用、協同育人機制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新征程上,學校將堅持“以卓越的創新教育與實踐造福社會”的價值追求,強化使命驅動,落實需求導向,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增強科技自主創新實力,努力在教育強國建設、廣東制造業當家和東莞科創制造強市建設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發布廣東共識打造廣東品牌
在全場參會代表的見證下,廣東現代產業學院發展聯盟正式成立。東莞理工學院為理事長單位,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惠州學院、廣州大學、廣州醫科大學、深圳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等9所高校為常務理事單位。

該聯盟由省內參與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高校、企業、行業組織等單位組成,以國家產教融合、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共同開展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理念、方法和模式探索實踐,引領我省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培養大批現代產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為廣東省產業競爭力提升和匯聚發展新動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大會發布了《高質量建設現代產業學院的共識(廣東共識)》。共識指出,建設現代產業學院,是實現產教融合目標的重要載體和著力點,是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可行之路。要堅持育人為本、需求導向、協同推進,落實革新理念、擴展資源、整合團隊、筑高平臺、創新機制等任務,貫通高校與企業、科研與市場、人才與基金,打造現代產業學院廣東品牌。

馮偉對廣東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進行工作部署。他指出,現代產業學院建設要堅持產教融合不動搖、共建共管不打折、內涵建設不放松、育人導向不偏移,并著力做好擴大產業學院協同合作、完善動態管理評價標準、強化政策資金配套支持等工作。他希望借助此次會議的研討交流,各高校能夠進一步深化對產業學院重要性的認識,將現代產業學院作為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和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推動建好建強現代產業學院。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廣東已有50所本科高校建有285個產業學院,覆蓋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現代農業、食品、輕工紡織、生物醫藥、健康、軟件與信息服務等廣東戰略支柱產業,以及集成電路、智能制造、機器人、新材料、新能源、數字創意、網絡安全、環境保護等戰略新興產業。85%的產業學院直接服務廣東“雙十”產業集群發展,本科高?,F代產業學院與廣東省支柱和新興產業的發展態勢形成了良好的呼應。
其中,東莞理工學院西門子智能制造學院、粵港機器人學院、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學院、佛山科技學院半導體光電工程學院、廣州大學智能軟件學院、廣州醫科大學金域檢驗學院、深圳大學騰訊云人工智能學院等7個學院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全國共50個)。莞工是全國唯一一所同時入選兩個國家現代產業學院的高校。
校企攜手培育產業亟需人才
馮偉、張振祥分別為廣東省第三、四批示范性產業學院授牌。第三、四批共有東莞理工學院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工業軟件學院)、得利學院等24個產業學院入選。截至目前,我校已獲批6個廣東省級示范性產業學院。

大會上,電子科技大學、東莞理工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四所高校及企業代表溫氏集團作主題報告,分享了在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等教育領域的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經驗。

馬宏偉以“現代產業學院的迭代發展,培養新時代和卓越工程師后備人才”為題,從現代產業學院1.0版改革發展、現代產業學院2.0版創新探索、產教聯合培養行動培養卓越工程師后備人才三個階段介紹了學?,F代產業學院的發展歷程和探索經驗。
2012年以來,莞工主動對接區域經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需求,先后通過與新型研發機構、行業龍頭企業、專業鎮街園區等創新主體合作,創建了集人才培養、科技研發、社會服務于一體的10個現代產業學院,并創造性地建立了外部資源“3導入”校企合作“5共同”實踐教學“4層次”學生發展“3方向”的“三五四三”深度協同模式。目前已培養“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300余名,合作開發項目化課程163門,聯合編撰教材80部,聯合開發產業案例235個,聯合開展創新項目或研發項目104項,共建實驗室(實訓平臺、實踐中心)74個。
馮偉、黎軍、成洪波、馬宏偉共同為東莞理工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揭牌。卓越工程師學院是學校按照新模式建設的、具有獨立建制新型二級學院,旨在整合聚集校內外優質師資隊伍和教育資源,打造新工科建設引領區和工程教育改革示范區。學院面向國家戰略急需和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需求,對接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智能制造產業、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布局,設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制造工程、機器人工程等三個專業。強化與騰訊、商湯、京東、網易、東風、科大訊飛、臺達電等龍頭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合作共建深度,推進科教融匯、產教融合與敏捷聯動,營造卓越工程師成長的優沃生態。
(撰文:范暉帆、葉佳琦、朱小雅;一審:孫璨;二審:葉妙嫻;三審:鄒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