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數據覆蓋時間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我校新增環境/生態學學科進入全球前1%,是我校繼工程科學、材料科學、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后,第四個進入國際高水平行列的學科,也是學校開展“一流學科攻堅行動”以來學科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又一突破。目前,學校位列全國高校ESI排名第227位。我校ESI排名1%的學科情況本期我校環...
近日,中國科協公布了第八屆“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名單,來自全國高校和科研單位的729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選(不含特殊科技領域入選者)。我校機械工程學院龍建宇博士成功入選,實現了我校自主培養該項人才的突破。龍建宇博士現為機械工程學院教師,2019年4月作為學校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自主培養的優秀出站博士后,以拔尖青年博士引進到機械工程學院工業工程系,2022年入選學校首批“登高”人才培育計劃,是青年學者培育支持計...
近日,我校馬宏偉教授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發表最新成果: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weak guided wave signal detection based on double Duffing oscillators,巧妙利用混沌系統的敏感性構造了雙混沌檢測系統,實現弱超聲導波信號的定量檢測,該方法為弱導波信號的定量檢測提供了理論基礎。超聲導波檢測技術是一種基于有界結構中低頻應力波傳播理論的無損檢測技術,其具有檢測距離長...
1月12日,由東莞理工學院和中國散裂中子源合作建設的國內首臺多物理譜儀使用用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朱彥武教授團隊在《Nature》雜志上發表題為“Long-Range Ordered Porous Carbons Produced from C60”的研究論文,多物理譜儀(MPI)運行團隊成員陳懷燦、殷雯是該論文的共同作者。LOPC晶體是由C60分子之間通過共價鍵連接而成的新型人工碳晶體,既具有多孔特...
2022年3月14日2時28分,廣東惠州市惠東縣海域發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25千米。設置在距離震中92公里外中震大廈的“地震災害風險智能感知與災情評估一體化平臺”在第一時間對本次地震進行了監測及預警。這是廣東省城市生命線工程智慧防災與應急技術重點實驗室在2022年取得的重要研發成果及成功應用示范之一。該實驗室是我省首個聚焦城市及工程安全應急領域的重點實驗室,依托我校建設,于2022年正式揭牌啟動。省重點實驗室正式揭...
在文藝作品中學習黨史;在莞香林“開香門”;在國旗下感悟愛國情懷;在報告廳聆聽科學家故事;在大禮堂觀看專場藝術演出;和小伙伴們一起演繹紅色情景??;在講座里深化對法治建設的認識……這些都是學校首批特色文化品牌建設項目的內容,是落實學校文化引領戰略的重要載體,是融入莞工人學習和生活的微力量。專項資金支持 優化資源供給根據《東莞理工學院文化引領戰略實施綱要(2021—2030)》,學校將從6大方面23項具體任務發...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2022年度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名單,我校成功入選。這是繼2020年我校獲批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之后,我校再次獲批的一個國家級知識產權平臺,標志著我校知識產權工作又取得一個階段性的突破。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與TISC(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是目前國家最為重要的提供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的社會化信息服務網點,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形成便...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莞工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在建設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的征程上,實現了又一次的成長和蛻變。2022年,我們深學細悟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莞工師生第一時間收聽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直播,認真學習、深入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學校黨委舉行傳達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會議,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制定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總體工作方案和宣講工作方案,領...